没错,又是一年FIRST影展出了片单,我觉得,这始终是你每年都需要关注的一个影展,华语片不容易,而这个影展,则努力带出更多希望。那么,今年的他们,又带来哪些值得关注的新导演和新电影呢,我们可以一起来关注下。
下面的文章,转自FIRST的官方微信,一起看看吧。
选择什么?鼓励什么?印证什么?每年的FIRST影展都尝试在新的竞赛样本中,评审系统循序的进程中,不断辨认清晰,又持续在变幻的产业趋势、创作生态中校准位置。从海量参赛影片到屈指可数的入围样本,或许不能完全呼应这个过程中每一瞬间的选择,确是FIRST影展系统校准后,最确认的面貌。
1022部参赛影片经过两个多月的审看,最终浮现出了入围影片34部,其中剧情长片13部,纪录片6部,短片15部。
从预选到入围,所有的参赛影片经历了初审工作组旷日持久的看片,据理力争的辩论。预选出的46部影片,面对的是身份更为多元的复审工作组,从作家、编剧、艺术评论者,到导演、制片人、剪辑师、策展人,每个人身上都带有多重视角,在实验影像、独立电影与商业制作中均有涉猎。
从上至下依次为:
剧情长片入围数量破纪录
电影节力量下沉趋势明显
今年剧情长片共入围13部,数量创下近五年之最。评委的评判标准呈现出多元的面相,完成度和探索性被同等重要地纳入考量,叙事能力和实验性的评审语境,可以灵活地转换。
在投递的所有剧情长片中,独立制作的影片比例占不到30%。电影节展平台的推动以及产业力量的聚拢,都尝试在创作更前端贴近青年作者,缩短了青年电影作者与产业的距离。原本远离产业语境独立创作的场面,在多重势力的介入下,开始变得精密而稳健,系统化作战的趋势愈发显现。电影节的力量也呈现出向成熟作者下沉的趋势,节展与作者的关系逐步从发掘走向合作。
《离秋》剧照
曾经以纪录片作品在FIRST收获奖杯的顾晓刚导演的剧情长片《春江水暖》在对一方土地的沉思中,深入南方家庭肌理,徐徐铺展城市画卷和作者想留存的情感和记忆。
第八届FIRST训练营导演汪崎的第二部长片《离秋》集合了资深的制作力量,故事扎实,影像质朴却精致,诚挚而动人。
FIRST创投会在多年深耕下成效显著,共有3部创投入围作品挺入竞赛版块。王晶《长风镇》如一篇带有童话感的叙事小说,导演对人物投入浓郁情感。翟义祥《马赛克少女》关注未成年人性侵案件,出色的摄影营造出独特的氛围。黄梓《慕伶,一鸣,伟明》在导演强悍的掌控力下,解构出了一家三口各自生命深处的焦虑与期待。
本文标题:今年华语电影的一份重要片单,请收好